IDP刊发北京抗疫经验文章 医渡云AI技术获肯定

2021-07-02


近日,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下称IDP)发表北京抗疫经验文章《Coronavirus disease2019 outbreak in Beijing’s Xinfadi Market, China: a modeling study to inform future resurgence response》,作者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Sheng-Jie Lai,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i-Qi L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Xin Lin、Hong-Hao Shi 和Jing-Yuan Wang,医渡云Zeng-Tao Jiao和 Xin-Jun He等。医渡云AI协助北京抗疫技术获得肯定。


IDP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共同主办,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刊、与Springer & Nature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BMC联合出版的国际英文期刊。IDP以WHO提出的“同一世界、共享健康”为理念,推动中国经验走出去,引进世界优秀科研成果。

对疾控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使命必须完成。这份疾控人的担当和努力,医渡云感同身受。当2020年6月11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出现,打破了北京连续56天无新增病例的平静之后,在6月12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门成立的工作小组便展开与医渡云的合作,使AI技术迅速参与到北京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前线直接支持抗疫。

在疫情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控人在疫情研判、病毒检测、流调追踪、环境消杀等环节中,既是“侦察兵”“消防员”,又是“猎手”和“侦探”。他们用知识、智慧,技术和热血,为人民撑起健康与平安的“防护伞”。

抗疫中,北京CDC工作人员通过医渡云的技术平台梳理流调报告,缩短分析调查周期,控制疫情蔓延,并通过构建AI模拟仿真模型,预测疫情发展走势,助力北京开展疫情防控上的精准施政。

疫情结束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新发地新冠聚集性疫情结果,在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SCI:3.069)发表了论文《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utbreak in Beijing’s Xinfadi Market, China: a modeling study to inform future resurgence response》,论证北京防控政策的有效性,总结新冠防控经验,对未来疫情防控提出参考建议。


其中,利用医渡云参与开发的SEIR模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公共卫生角度评估得出一系列方案。此建模研究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证据,不仅可以以非药物干预NPI的选择形式,用作应对COVID-19疫情的对策,还可以告知其实施的更佳时间。这些证据有助于应对COVID-19疫情的防范工作。此外,其他国家在努力改进其COVID-19防控战略和战术时,也可以利用文中经验。

合作单位对医渡云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给与认可。本研究的结果对国内散发疫情的防控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冠疫情发生后,医渡云几乎走遍了疫情发生的城市,包括武汉、北京、宁波、济南、青岛、石家庄,还有现在的深圳和广州等,建立城市防疫平台和医渡云多点触发智能风险预警监测平台。医渡云希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持续助力城市公卫系统建设的同时,助力相关部门提升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能力,让AI技术成为贡献人类健康事业的重要力量,助力社会活动、经济发展与疫情防管治的动态平衡。

本文为原创内容,仅供知识分享之目的,若存在侵权行为或疏漏,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需征得本平台同意且注明来源转载。